中国苗木网 - 苗木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专题报道 | 市场分析 | 园林工程 | 花乡风采 | 花卉苗木 | 政策法规 | 技术资料 | 企业动态 | 病虫防治 | 花与生活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园艺资材 > 【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】三代人的苗木情结
K.biz | 商业搜索

【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】三代人的苗木情结

信息来源:aoomoo.com   时间: 2019-10-19  浏览次数:327

核心提示:9月10日清晨,记者见到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林场村苗农牛站江时,他刚围着苗圃走完一圈,这是他每天的必修课。

【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】三代人的苗木情结

天府苗木基地种植户在出圃金叶榆。

【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】三代人的苗木情结

园林绿化工人对苗木进行造型。 (本栏图片均摄于2014年10月12日)。□新疆图片总汇提供

□本报记者/盖有军 通讯员/徐承秀

9月10日清晨,记者见到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林场村苗农牛站江时,他刚围着苗圃走完一圈,这是他每天的必修课。

“只要有时间,每天我都要去转一圈看看,既可以健身,又查看了苗木生长情况,心里踏实。”牛站江笑着说。

在父亲牛国明100亩苗圃基础上,他发展到了现在的1600亩。

呼图壁县的苗木产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。苗木产业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化发展、苗农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合作、苗木产品由低档低价到“名特优新”,苗木产业成为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。目前,全县苗木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,年销售各类苗木花卉1.5亿株,销售额14亿元,成为西北上规模的苗木花卉生产集散基地,被誉为“西部苗都”。

牛站江的父亲牛国明就是该县第一代苗木人,到现在他们一家3代都在种树苗。

1978年,牛国明在3亩自留地上种起了杨树苗、榆树苗。1983年,国家实行第一轮农村土地承包制,给了牛国明施展抱负的空间。

牛国明说:“有国家的好政策,农民能自己承包地了,当时的干劲大得很。”

在政策的支持下,牛国明承包了5亩地种树苗,成为呼图壁县最早一批“万元户”。

看到种树苗效益好,牛国明所在村的部分村民也跟着干了起来。

1985年,杨树苗、榆树苗成了热销树种,各地订单纷至沓来,种树苗的农民腰包逐渐鼓了起来,林场村也成了全县有名的苗木第一村。

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,由于苗木市场逐渐饱和,再加上杨树、榆树属于低端树苗,当地的苗木产业发展进入了低谷。

牛站江是牛国明的大儿子,初中毕业后在全疆跑货运。2002年,26岁的牛站江接到父亲的“指示”:苗木行情回暖,回家继续种树。自此,牛站江成了“苗二代”。

2006年,牛站江参加县林业局组织的一次外出考察,开阔了眼界。“我看到内地的苗圃面积都很大,每家都规划得特别好,好多苗木品种我都没见过。”

受到触动的牛站江决心开创一番新天地。他扩大苗圃面积,先后引进了丁香等一批新品种。2007年,他又引种了沙枣、红柳、梭梭等苗木,每年还到东北、北京、山东、河北等地取经,思路也越发开阔。

牛站江敢想敢干,为了解决制约发展最大难题——土地,他通过土地流转方式,把村里1500亩连片土地流转过来发展苗圃。流转土地的村民还可以在苗圃里打工。

在牛站江的努力下,苗圃面积逐年增加,品种也逐年增多。银杏、夏橡、王族海棠、香妃海棠……一棵棵高档苗木在苗圃里生机勃勃,苗圃朝着精品化、规模化方向发展,这让父亲刮目相看。

单打独斗终究不是长久之计,2010年,牛站江成立了二十里店镇天府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,与苗农抱团合作发展。苗圃也逐渐细分为良种苗木繁育区、新品种实验区、彩叶造型生产区、大规格高档树木展示区、设施苗木花卉应用区等5个部分,涉及40多个品种。

牛站江又把产业触角进一步延伸,把千亩海棠园打造成春季赏花、秋季摘果的休闲园。2017年,牛站江又在呼图壁县五工台镇龙王庙村流转了1800亩地,计划朝着“苗木+旅游”的方向发展。

摊子越铺越大,业务也越做越规范,但做网上推介销售、写项目方案等工作,让牛站江感到力不从心。此时,2017年大学毕业的侄子唐浩文回到家乡,牛站江就把他叫到苗圃来帮忙。

唐浩文学的是计算机专业,对苗木也略有了解,听到姑父的召唤,他欣然接受。

唐浩文利用专业优势,给合作社建起了网站,发布头条、抖音产品,做线上销售,通过网络把苗圃产品进一步推向市场。

“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产业,我要学习的还很多。”唐浩文说,苗圃不是种种树这么简单,他要帮着姑父一起谋划,依托苗木产业发展“苗木+康养+旅游”,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链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苗木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